刚刚过去的中国年长假总消费和旅游总数激增,但专业人士表示,应客观看待假期消费数据,强劲的背后可能存在更多的信号,颇为讽刺的是,这可能是又一个显示第二大经济体消费需求疲软的迹象。
中国年假期数据其实并不那么强劲
经过长达一周的中国年假期后,国内各大媒体自媒体都在狂赞这个新年长假的消费强劲,其中,餐饮、住宿、旅游、零售、影视娱乐等消费场景尤其受到青睐,中国年总销售同比增长均超过20%。
事实上,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新年假期一直在集中释放消费需求,中国年消费也一直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假期比以往更长,天气也更为温暖,而且存在大量被压抑的需求,可能会使这些数字出现扭曲。分析师们表示,龙年新年是中国解除疫情封控、经济缓慢恢复后第一个交通和旅行需求正常化的假期,但按单次计算,今年新年的消费实际上有所下降。
20日财经博主火星宏观在雪球上发文表示,客观地评估,这个新年的总消费因为多两天,看上去不错,但日均之后消费其实非常一般。而几乎所有的大陆媒体和自媒体,在报告2024年新年数据时,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两个新年数据最重要的时间口径。那就是2024年统计新年消费资料的时间为9天,而2023年新年数据只包含了7天。
除了出入境管理局和人行公布了日均数据,交通部、文旅部、电影局其他部门都未公布尔日均数据。文章指出,将相关统计数据换算成日均后,日发送旅客只增长5.9%,日均国内游出游人次仅增长0.7%,日均旅游收入仅增长10.5%。电影票房下降了7.7%,日均观影人次下降了1.75。网络支付交易日均笔数增长18.6%,日均金额增长8%。
延续2023年的消费降级趋势
虽然新年总的旅游收入、票房收入、网络支付金额都在增长,但火星宏观表示,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这个龙年新年期间中国人的消费,延续了2023年的消费降级趋势,即使在一年最为重要的消费节日中,也在继续降级。
比较疫情前2019年到2024的中国新年消费数据,从影视娱乐看,电影的平均票价较前两年同期进一步回落,由2022年的52.94元、2023年的52.3元回落至49.1元。从旅游业看,今年新年人均旅游费用只增长了9.7%,仅恢复到2019年新年人均费用的90.5%。从零售业来看,商务部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粮食、食用油、猪牛羊肉、鸡肉、鸡蛋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蔬菜价格比节前下降1.2%。从楼市来看,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新年假期,25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年新年假期下降约27%。从网络支付交易来看,日均笔数和金额虽都有增长,但笔均消费额反而下降了8.9%。
以陆挺为首的野村(Nomura)分析师估计,与疫情前相比,今年中国年单次旅行消费下降了9.5%。中国海南免税岛海关机构海口海关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位顾客的假日消费额同比下降16%。此外猪肉价格在假期前尤其疲软,这可能反映出人们对大额餐饮消费兴致不高。
Jefferies中国经济学家陈姝瑾表示,官方数据只能说明人们有更多时间外出旅游,但消费降级趋势依然存在。中国人的消费模式已经从有钱没时间转变为有时间没钱。
华尔街日报表示,旅游数据似乎颇为强劲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源于中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上述野村分析师称,尽管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可能已经重创家庭收入和财富,但房地产狂潮的结束有助推动支出和时间利用重新转向消费,尤其是转向低成本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