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遇罗文。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耳熟?对,其实人们真正熟悉的是遇罗克。
遇罗文呢,就是遇罗克的亲弟弟。那遇罗克又是谁?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了。他曾经被外界称为:“不朽的殉道者”。文革初期,遇罗克写了一篇著名文章《出身论》,批判中共一直用来引导社会主流思想的“血统论”,这个血统论的核心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观点。这篇《出身论》在中国大陆造成了震撼性影响,引发了中共当局的忌恨。1968年1月,遇罗克被中共逮捕,随即被扣上很多莫须有的罪名。1970年3月被枪杀,牺牲时,年仅27岁。遇罗克全家六个人,有四个人都遭受过牢狱之灾。遇罗文因为在文革初期创办《中学文革报》,宣传《出身论》,两次入狱,前后被关押6年。2000年,遇罗文的回忆录《我家》在中国出版,2001年参加海外举办的文革研讨会时,遇罗文留在了美国。
从本期开始,遇罗文将向听众讲述他的哥哥遇罗克以及他们全家的故事。为了使本期节目更丰富生动,我们还穿插了遇罗文的姐姐遇罗锦的一些回忆文字。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
第一集水獭胡同12号的大院子
遇罗文出生在1948年,除了哥哥和姐姐,他还有一个弟弟遇罗勉,他们一起生活在北京东城水獭胡同12号的一座很大院子里。这院子大约有四亩地,院子里栽着枣树、桑树,一排墙松,还有一棵四个人才能环抱的大榆树。遇罗文一家就住在院子东侧的日式洋楼里,曾经过着快乐、简单、平静的日子。
“我们家呢,在我童年的时候和青少年的时候,比较长期在一块儿生活呢,是7个人。从长辈来说,我姥姥一直在跟我们一起生活,然后我父母,还有我们兄弟姊妹4个。
我父亲和母亲他们都是属于知识份子。我父亲呢,其实在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我爷爷那一辈是从穷到富,他原来是闯关东的嘛,他是从山东来的,到了营口市,就发财了。营口有一整条商业街都是属于他的,但后来因为打官司就破落了,到我父亲那儿,家里就变的很穷了。那时候是军阀政府,尽管很穷,可是只要你学习好,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时候他上了一个铁路学校,考了大概是第一名。那时候这个毕业生如果前三名,都能得到好的工作,第一名呢就能够当一个站长,第二名当列车长,第三名呢是报务员,他呢就分到了站长。那当然就很好了,工资也比较高,地位也相当高。又没过多久,张作霖政府实行一个公费保送到日本去留学,还是看你成绩。所以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要凭什么关系啊,那真是不是,那是很公正,就凭你成绩,所以我父亲就通过他的考试吧,就获得了到日本留学的机会,就到了日本早稻田上学。尽管能够留学,可是他还是需要养家呢,所以我父亲呢就在日本尽快的学日文,就写了一本书叫「日文报纸译读法」。这本书版权的稿费就已经完全够他留学的生活费和他养家的费用了。
他这个书的笔名叫「罗茜」,「罗」是他比较喜欢的一个字。这“罗”字有什么讲究呢?繁写体的「罗」,可以拆成『四维』两个字,『四维』呢就是「礼、义、廉、耻」。他太喜欢「罗」字了,所以后来给我们家里的小孩都叫「遇罗」什么,我哥哥是老大嘛,他就叫「遇罗克」。他没按照我们原来姓遇的排,假如我们真正排的话,我们应该叫「遇广」什么。
我母亲那时候也是在日本留学,她学的是财商,但是我母亲是属于自费留学。我姥爷在北京混的很好,他其实是个木匠。那个时候木匠里面如果有表现的特别爱动脑筋的,或是表现特别好的,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所谓的工程师。我姥爷最大的能够说得出的成就就是建了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当时是北京第一个两层楼,但是没有立柱的一个剧场。我老爷是设计的,施工和设计。我姥爷在他的事业上也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他能够自费支援我母亲去日本留学。
我父亲和母亲可能都回到中国以后,在工作当中认识的,因为他们都分到,那时候民国嘛,有个叫「建设总署」,在那工作。建设总署相当于咱们中国的建设部。他们可能在那认识的,然后结的婚。
我母亲整天忙着上班啊,她没空带小孩。所以都是由我姥姥和保姆带,我整天都跟我姥姥在一起,睡觉和她都在一起。我姥姥经常跟我讲什么“拉大锯扯大锯”。我姥姥就经常跟我讲这个有关木工的知识。这对我影响,对木匠方面,为什么我后来选择木匠,我好像天生就对这木匠不生疏。
我姥姥就是那种,说话绝对不说那种很粗俗的话。其实我姥姥没文化,可是她绝对不说粗俗的话,她管那叫野调污腔。她不那么说,她说话都是文质彬彬的。所以我姥姥在我们那个院子里或周围胡同里边,人评价非常的好,觉得就是人品非常好的人。你说尽管她没文化,要有文化的人当然这素质更高了。我特别想根据我姥姥的形象给正一个什么名呢。比方说老舍老写北京人,老北京啊什么,其实那些人物往往不代表北京人。为什么,因为那完全是迎合中共的政治需要,他要描写北京人就描写那种非常低俗的北京人,比方骆驼祥子那样的,很低俗的。要不就描写清朝的遗老遗少,很少描写普通人,普通大多数里头他不怎么描写。真正大多数北京人其实很不错,其实我很喜欢,说话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特别懂事,不像现在所说的比方说碰瓷啊,那什么也好。真正的北京人绝对不干那事,觉得那是非常丢人的事,普通人绝对不干那事。我说助人为乐,比如你说问路,他绝对会非常热情的,跟咱们现在形容美国人甚至都带你去,当时的北京人就那样,就恨不能带你去,他自各儿能耽误他自各的时间他不在乎,我觉得这才是北京人的形象。”
……